争议虽然能以低成本赚取热度,实现品牌传播的目的,但多次不当的炒作行为无疑是对品牌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文 蒲 琳椰树集团,又火了!这次引发争议的是一则硬核土潮的招生广告。前些天,海南椰树集团在官微发布“招生广告”,表示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只要懂写作,“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这还不算,海南椰树还表示毕业后包工作,升任集团副总后年薪万元,有贡献就奖励万元海景房,奖励万元的别墅,奖励分红股权。正在网友们对这则广告的文案、美工,以及它宣传的核心价值观争论不休之际,没想到,椰树集团竟正面作出回应,且十分硬核地表示宣传内容全部属实,既不存在虚假宣传,也不是炒作,而是企业一直坚持的宣传风格。言下之意,都是网友们过度解读了。作为民族品牌,椰树椰汁在饮品界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作为曾经的国宴饮料,30多年来,它的销量始终稳居前列。但在“土味营销”试水成功后,椰树似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多次因别具一格的广告陷入舆论中心。笔者不禁要问,人们那份对椰树品牌的情怀,还经得起它折腾多久?01对于椰树此次引发争议的招生广告,有网友这样评论:“不仔细看,就算说是电线杆上的‘重金求子’的广告我也信!”但仔细看了之后,整个图片又散发出一股又土又豪的气息,把你从入学到工作,再到晋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关键是人家还告诉你,毕业后最低工资也是1.4万元(以企业考核为准)。让人不禁感叹“果然是椰树啊”!网友对该广告的评价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事实上,从广告设计到产品包装,椰树集团一直被认为是“设计界未解之谜”。它始终独树一帜的椰树风格的“丑”包装,几十年来从没变过。在包装设计和文案表达上,椰树不仅字大如牛,还有惊人的亮眼颜色,排版也跟电线杆小广告似的,“正宗”“鲜椰肉鲜榨”“不加香精”“海南特产”等“大实话”一股脑全堆砌在包装上,只要能塞字的地方绝不留白,尽可能多地让产品卖点充斥你的眼球。可以说,别的品牌主“避之唯恐不及”的反美感要素椰树牌全都用上了。但也正因为它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彻底做到了“品牌差异化”。02这时,好奇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椰树椰汁的包装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土潮硬核?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发家史。椰树的前身始建于年,是位于海口的一家食品加工厂。背靠海南热带水果的天然优势,食品加工厂发展罐头食品出口贸易,曾在东南亚市场盛极一时。新中国建立后,广东省投资30万元在旧址上兴建了国营海口罐头厂,并于年竣工,继续发展罐头食品工业。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在未来改变海口罐头厂命运的人出现了——他就是18岁的王光兴。彼时的他,在厂里负责文艺宣传的工作,担任美工。年-年,罐头厂严重亏损、濒临破产,王光兴临危受命,年1月担任厂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步步使企业转危为安。特别是在年以后,王光兴带领工厂职工历时8个月,经过次实验后,研制出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天然椰汁,使椰树牌椰汁订单猛增,同时获得很多国家级大奖。如今,王光兴已成为椰树集团董事长,除了缔造了椰树帝国外,也正是椰树椰汁“鬼才”设计背后的关键人物。大约是年左右,由于一些小矛盾,原本的设计团队被开除了。而负责新包装设计的正是美工出身的王光兴。对于自己辛勤打拼出来的椰子汁,王光兴就像老亲妈一样把所有优点都印在了包装上——“真正用新鲜椰子肉榨汁”“不是椰浆椰粉复原椰汁”“坚持在海南岛用新鲜椰子肉”……而为了让宝贝产品的这些优秀特质得以彰显,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泥石流设计师”王光兴采用了黑白和红黄蓝三原色的明亮色块,嵌入不同颜色的黑体字,颜色都是标准色,堪称是“用Word做出来”的包装设计。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用五种标准色做出来的硬核包装,还真就收获了奇效,尤其是以黄黑为主体的醒目配色,让椰树牌椰子汁的包装更加醒目,具有极强的辨识度。03但为了让自己的椰树牌椰子汁更吸引眼球,王光兴可谓是“不择手段”。特别是最近几年,类似的争议总三不五时地发生在椰树身上。比如,年椰树牌椰汁更换新包装,“大胸美女”风格,加上“我从小喝到大”这一暧昧不明的文案,让椰树被冠以“低俗”的质疑。当年2月15日、2月16日,椰树集团愤而连着两天发布公告指出,这句广告词并不是指喝椰汁丰胸,也不违反广告法。最终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停播“椰树牌椰汁”相关低俗广告收场,算是给此类打擦边球的广告定了性。又比如,年,椰树集团的一条新闻引起众怒。在椰树集团公开招聘条件中,因招聘信息中有“须以房产作抵押、承诺终身服务”,要员工“顾事业不顾家”等不合理要求。面对网上的一片质疑声,椰树集团在其官方网站发文表示,因为信息审核不严,用词不当,部分条款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和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响,在此向社会大众深表歉意。而结果是,在一片争议声中,椰树再次成为焦点。但在笔者看来,争议虽然能以低成本赚取热度,实现品牌传播的目的,但多次不当的炒作行为无疑是对品牌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可以看到,椰树椰汁,这个海南本土工业的一面旗帜,已经因不恰当的广告内容逐渐失去“国宴饮料”的定位。“市场萎缩”是老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椰树该好好想想自己真正的出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