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2-9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爱美是人之天性,新妈妈也不例外,爱美的新妈妈大多都会担心产后哺乳会使乳房下垂变形,失去了孕前“挺美”的风姿,面对初生婴儿时也常在喂与不喂之间纠结,有些妈咪甚至因此放弃母乳喂养,不用母乳亲自喂哺自己的宝宝,这可能会是人生的另一种遗憾。其实,产后是女性胸部保健的绝佳时机,妈妈们只要护胸有方,不仅可以维持乳房原貌,而且还可以使乳房变得更加丰满、坚挺。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产后美乳护理方法。

一、坚持母乳喂养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无论是对婴儿还是对母亲自己都有许多的好处,这些好处可能妈妈们还不知道。哺乳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垂体催乳素分泌增加,促进乳腺导管和乳腺腺泡进一步发育,使乳房变得更加丰满,而催产素会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预防乳房下垂,哺乳还可以减少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同时哺乳还能促进妈妈的新陈代谢和子宫收缩复原,有利于产后形体恢复。

二、保持乳房清洁

哺乳期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乳腺炎,因此要注意乳房的清洁卫生。每次喂奶前要洗手,然后轻轻地按摩乳房,以刺激泌乳反射。要用温水把奶头冼干净,切忌使用香皂和酒精之类的化学用品来擦洗乳头,否则会因乳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乳头干裂而导致细菌感染。喂完奶后,最好用手挤出一滴奶,擦在乳头周围,以保护乳头,防止乳头皲裂。

三、采取正确喂奶姿势

正确的喂奶方法是两个乳房要交替喂奶,当宝宝只能吃空一只乳房时,妈咪要将另外一侧的乳房用吸奶器吸空,保持两侧乳房大小对称。喂奶时不要让宝宝只把乳头含在嘴里,而要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只含乳头,容易使宝宝因吸不到奶拉扯乳头,易将乳头弄伤。不管哪种哺乳姿势,原则是婴儿的嘴与乳头在同一水平线上,让婴儿贴向乳房,而不能将乳房牵扯送向婴儿,母亲保持背腰部伸直而不可弓腰或伏式喂哺,这样做可有效防止乳房下垂。

四、佩戴型号合适的文胸

从孕期开始,就要选择佩戴大小合适的胸罩,并在孕中晚期根据乳房的二次发育做新的调整,到了哺乳期也不例外,戴上胸罩的乳房有了支撑,乳房血液循环通畅,是促进乳汁的分泌和预防乳房下垂的必要措施。穿胸罩时,要选择大小合适、有托的纯棉舒适款,乳罩不能不能过松也不宜太紧,穿后整理一下,用双手将乳房周围的赘肉拢到胸罩内,使乳房看上去丰满、挺拔。

五、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

产后女性的睡姿以仰卧为佳,尽量避免长期向一个方向侧卧,在身体四周垫一些软枕支撑腰背,这样不易在深度睡眠时挤压乳房诱发乳腺炎从而引起双侧乳房发育不平衡。

六、合理饮食让胸部更丰满

雌激素分泌增加时,可使乳房更加美丽。B族维生素是体内合成雌激素的必需成分,维生素E则是调节雌激素分泌的重要物质,所以富含这类营养的食物应该多吃,如瘦肉、蛋、奶、豆类、胡萝卜、莲藕、花生、麦芽、葡萄、芝麻、山药、木瓜等。特别提醒新妈妈产后不要急于节食减肥,乳房内部组织大部分是脂肪,如果急于节食减肥,使乳房的脂肪组织也减少,乳房随之缩小是必然,还会影响奶水质量。新妈妈的体重会在产后3个月到6个月自然修复,基础体重大或产后6个月体重没有回到孕前状态的女性,应采用均衡饮食加合理运动的把产后体重管理到适宜范围,或咨询营养师精准的体重管理意见。

七、采取正确的断奶方式

断奶方式不正确会导致乳腺炎和乳房下垂。如无特殊,妈妈们可选择在宝宝2岁左右断奶,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每天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用配方奶代替母乳。若突然给宝宝断奶,不仅容易造成乳管堵塞和乳房下垂,还容易使宝宝的心理萌生阴影。在断奶期间,如果有涨奶胀痛的现象,要及时用吸乳器排出残乳,这样利于确保乳腺通畅,避免易引起乳腺疾病,同时对于恢复乳房坚挺、预防乳房下垂有好处。

八、断奶后经常按摩乳房,坚持健胸运动

按摩可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增加乳房的营养供给,并有利于雌激素的分泌,对乳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在每晚临睡前或是起床前,断奶后妈咪可以躺在床上自行按摩。将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对侧乳房上,以乳头为中心,顺时针由乳房外缘向内侧划圈,两侧乳房各做10次。同时按压三大穴位:膻中穴、乳根穴、天溪穴,每次5到10秒,一次进行五个回合。按摩时要注意禁忌用力挤压乱揉乳房,这样会导致内部软组织易受到挫伤,还可改变外部形状,使上耸的双乳下垂。

产后及时进行胸部肌肉锻炼,能使乳房看上去坚挺丰满。但是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明显,例如俯卧撑、扩胸运动、游泳、举哑铃、瑜伽等锻炼胸部肌肉的运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希望新妈妈既能放心的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又可以找到护理乳房的方法,做一个“挺美”的妈妈!

郭翠清

传播知识,传递力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