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擦什么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809/4929171.html聚缘在路上(ggz)——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
3·5来了!这可是每年重要的打假时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假产品、夸大功效的产品比比皆是! 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这些产品骗了你这么多年,让你花了无数冤枉钱,甚至还危害您的健康! 纯植物染发剂,根本没有!我们去理发店染发时,店员常常会竭力推荐价格比较高的染发剂,并说道“这些是纯植物染发剂,天然植物精华,对头发头皮是没有伤害的……”而这些产品往往是其他产品价格的好几倍! 事实上,目前根本没有真正的纯植物染发剂!专家介绍,纯植物染发,根本染不出缤纷的色彩。因为植物色素的色彩种类有限,而且难以彻底覆盖头发原来的黑色。市面上大多数染发剂都是永久性化学染发剂,几百元的产品和几千元的产品,差别几乎没有,甚至连配料都是一样的。 所以,千万别轻易被发廊小哥给忽悠了。 2所有“丰胸产品”都是骗人的当下,很多女性可能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胸“大一点,再大一点”,最好让“胸部二次发育”……于是,各种丰胸美乳霜、丰胸精油、丰胸仪器、丰胸药等丰胸产品充斥市场,“激活36D动感胸部不是梦”、“使用前32A,使用后36D”等商家广告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乳腺专家介绍,成年以后,人的乳腺组织是基本稳定的,通常成年女性乳房不会自动发育,任何丰乳产品都不可能做到!更重要的是!!女性乳房不存在“二次发育”的情况。 所以,纵观所有丰胸产品,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用的按摩仪、丰胸霜和丰胸贴,这些真的是毫无任何用处!你涂抹丰胸霜时用的是手,难道手也会“变大”?另一类是口服的丰胸产品,这类产品往往会含有激素,这些激素的副作用相当大,容易诱发女性疾病,如乳腺癌等。 3电子烟甚至比真烟危害还大大家对电子烟可能并不陌生。近年来,打着“香烟替代品”、“戒烟首选”旗号的电子烟,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商场里、网络上,也可以看到有电子烟在销售。那么,你以为它真的如宣传一样无害吗? 专家介绍,电子烟的原理就是雾化器,雾化器把烟液雾化成气体,人吸入后,就可以像吸烟一样吐出烟雾了。电子烟虽然不经过燃烧,没有焦油、一氧化碳、亚硝酸等有毒物质,但危害也不小,有一些甚至比真正的香烟危害还大。 一般电子烟的烟油中含有水、丙二醇、尼古丁、香料等成分。因此,在本质上,电子烟和香烟一样,依然含有尼古丁等有害成分!而一些厂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出来的劣质电子烟对身体害处更大! 4孕妇防辐射服,并不是那么靠谱 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好多孕妇都会穿上防辐射服,而防辐射服真的有用吗?很多人的回答常常是:“有没有用先穿上再说,反正也不贵,万一有用呢?是吧!”电磁辐射专家介绍,所谓的防辐射服都是骗人的!辐射种类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我们做的X光检查,就属于电离辐射,长期在辐射环境下对人体有害。 而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手机、微波炉等电器的辐射则属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频率低,能量小,不能产生离子化,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而且这些防辐射服往往开口大,或是只护住孕妇肚子。所以,如果遇到X射线,依然可以从开口处钻进去。至于现在商家宣称的银丝防辐射衣、金属丝防辐射衣,就更不靠谱了。 5智能健康手环,压根是不准的骗局 随着智能产品的发展,一大波智能健康手环进入大家视野。这些智能手环宣称可以医疗监测,监测血压、心率等。 专家介绍,仅从宣传语上来看,智能健康硬件确实很神奇。不过,这些测来的数据并不完全可信,只能当做一个娱乐罢了。以血压监测这一功能来说,智能健康硬件要想监测血压,必须在人体上安装一个传感器。众所周知,人体血压值的监测大多是通过水银血压计配合听诊器来完成的,这种方法虽然古老,但测试结果确是准确率最高的。 显然,智能健康设备所宣传的血压监测和心跳监测功能,在准确性上与专业医疗设备还有很大的差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很多智能手环的血压监测,不是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是根据人的脉搏进行数据计算得出的一个数字,无法成为诊断参考数字,仅可以作为娱乐的一个参数。 6吃左旋肉碱却不运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肥骗局中国女性以瘦为美,然而她们往往嘴巴又馋,又要吃,又要瘦,又怕累,不想运动,于是催生了许多减肥骗局。实际上,科学家说得很清楚,不运动,人是不会瘦的。 左旋肉碱的确是减肥用品,是健美界用于减脂的保健品。但是左旋肉碱只是一种催化剂,比如说本来你跑小时可以瘦斤,吃了左旋肉碱,能再多瘦0.斤。但是如果你不动,那么吃再多左旋肉碱也没用。 可是,黑心商人把左旋肉碱称为“脂肪的燃烧弹”,吃下去以后不用动,就可以瘦下来。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肥骗局! 7“减肥神器”甩脂机,甩不掉肥肉 “你站在平板上,接通电源,腰部在机器作用下快速抖动,脂肪迅速消耗,减肥瘦身事半功倍……”这是抖动减肥甩脂机的广告。这种号称能通过辅助身体抖动来甩脂减肥的设备,在商场中也到处都是。然而,运动健康学专家表示,真正的减肥是机体自然消耗脂肪的过程,用“机械原理”的甩脂机,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高频震动如果能把脂肪细胞震碎,其他的肌肉组织细胞也可能受损,同时大量未经分解的脂肪进入到血液里,甚至还有可能引起脂肪栓塞风险。更重要的是,如果经常使用,还可能造成内脏移位,尤其是胃下垂。 8空气炸锅:一样不健康!都说吃油炸食品不健康,这时,打着健康旗号的“空气炸锅”就横空出世了!以前我们炸薯条、炸鸡翅都会放在油里,过油炸。“空气炸锅”就是用加热空气代替食用油,用加热的空气去烤,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炸。 的确,“空气炸锅”可以用少油来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但冠上“健康”两字,就未免牵强!“空气炸锅”一般的工作温度都要达到80℃-℃,食品营养学专家表示,和油炸食品一样,“空气炸锅”加热食物时,温度一旦超过了20℃,一样会产生丙烯酰胺类的疑似致癌物。特别最后制作出来的食物是颜色越焦黄,这种致癌物的含量就越高。 延伸阅读-----去年3·5被央视曝光的企业咋样了?这项消费近三年投诉增加50%又到一年一度3·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去年,央视3·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二手车网络交易平台等4个领域存在的失信现象,饿了么、车易拍等企业被点名。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看到曝光的同时,更看重的还是“疗效”。那么一年来,这些被点名企业的整改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 去年3·5被曝光企业都怎样了? 饿了么:还在和违规餐厅玩“猫鼠游戏 年央视3·5晚会上,首当其冲被曝光的是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记者调查发现,个别餐厅在网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根本没有营业执照,属于黑作坊。“饿了么”平台不仅默认合作方入驻,甚至还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 “饿了么”被曝光当天回应称,其高度重视问题,已经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 此后,“饿了么”也的确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包括以直播形式向全网公开参与明厨亮灶饭店的后厨,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部门,联合第三方核查餐厅情况,开展“食品安全月”自查自纠工作…… 然而,这些行动的效果似乎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饿了么”依然屡次登上“头条”,如年7月,法制网报道“饿了么订外卖吃出虫律师提醒:保存证据”;年8月,新京报报道“35下线黑店重回饿了么办假证挤进百度美团推荐”;年9月,央视曝光“饿了么”平台幽灵餐馆……一系列报道均指向“饿了么”存在部分商家无资质、服务差等安全问题。 “舌尖上的安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这场持久战恐怕还将继续。 车易拍:丧失二手车行业“领军者”地位 “个人卖给个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句广告语曾经耳熟能详,二手车O2O平台曾一路风头正劲。然而,领军者“车易拍”赚差价的行为遭遇央视3·5晚会点名。记者通过大量暗访指出,“车易拍”存在两套价格不同的差价骗局。 当晚,车易拍立刻发布官方声明称“买车人看到的是车款加服务费,这是二手车电商平台普遍的收费规则”。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弹,认为其没有诚意,明明宣传“无差价”,还甩锅给二手车行业潜规则。 之后,车易拍于3月6日一早再次发表了官方声明,这次声明也郑重道歉,并且连夜将车易拍收费明细在网站首页做了公示,收费标准和收费原则也全部公开。 3月9日,车易拍平台还做了进一步产品升级,在卖家端和买家端都公示了应该收取的费用,双方可以看到彼此支付和收取的所有费用及其明细。同时,在交易环节中,车易拍向买方收取3%的交易服务费。 只可惜,消费者对“车易拍”的信任危机爆发,二手车业务缩水严重,致使“车易拍”不仅失去了行业“领军者”的光环,其官方微博也停止更新,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年月6日。只是不时还有粉丝在微博下留言:“还在吗?” 道有道:被罚26万停牌至今 下面这家被曝光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道有道。央视记者暗访发现,道有道利用包含恶意程序的广告弹窗对大量手机用户进行恶意扣费。 被曝光后,道有道公司进行了紧急停牌,并在微博上回应称:“即日起严厉打击利用道有道平台推广有损用户利益的产品。针对遭受损失的用户,公司将先行赔付。根据调查结果,公司保留追究相关产品方责任的权利。”意指自己的平台被利用了,自己也是受害者。 3月8日,道有道发布公告回应称,道有道在第一时间下架了视频类、游戏类软件产品,并逐一进行筛查,确保用户利益不再受损,并成立专门的团队加强产品推广上架的管控,也正与行业协会协商将恶意吸费纳入绿色营销监督体系。 不过,道有道公司显然不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清白。在之后的年中,该公司因违法发布广告等行为便接连收到了三张罚单,被罚款金额总计26万元。 此外,道有道自年3月6日发布第一份停牌公告后,又连续发布了9份停牌进展公告,至今已停牌近年之久。 七成消费者遭遇过侵权36%放弃维权 年3月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国的消费维权体系日臻进步,消费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不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日前,《消费者报道》杂志公布的3·5消费维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调查者遇到过消费侵权情况,其中被侵权者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进行消费维权。 消费者不进行维权的原因主要是涉及金额低以及不知道通过哪些渠道进行维权。 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交易侵权发生行为更高,构成消费侵权的主要问题为产品质量问题。 远程购物投诉三年增50% 随着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等形式逐渐普及,远程购物投诉量呈现上升趋势。从年的件,升至年的件,升幅接近50%。 “远程购物投诉已成为消协组织遇到的普遍性投诉”,中消协报告称,瑕疵、担保未落实、宣传与实物不符等质量问题占比一直领先;同时,新消法有关“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条款遭遇执行难,电商平台、入驻商家推诿扯皮,或擅自扩大不适用范围,承诺不兑现、退货时商家拖延解决等问题屡遭消费者诟病。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近日在谈及网购时曾表态,网购发展势头现在很好,但也有不少问题。“首先明确,网络平台要负第一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最重要的是,还是要加强网购法律保障,有些法律保障措施还在探索之中”。 质量仍是“大问题”鼓励社会监督 事实上,质量问题的困扰不仅存在于消费者网购的商品,从中消协的全渠道消费投诉数据来看,近四成都属于质量问题。 中消协报告显示,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件,占据性质分类前三位的分别为,质量问题占4.47%,售后服务占22.73%,合同问题占2.23%。 值得注意的是,新消法还明确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而在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纠纷中,社会鉴定机构或组织的客观发声仍然偏弱。 我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缘份的,所以,我珍惜并感恩遇到的每一位朋友!请有缘的朋友按此
|